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“关注”。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,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“到底是谁在暗地里篡改我们真实的历史?”
“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明辨是非,站在正确的立场上,而是抹黑造谣?”
去年(2023年),熊向晖之女熊蕾在“中国媒体现状检讨”研讨会上,霸气批判了当今一些肆意抹黑党和国家形象、扭曲历史的现象。
她的话一针见血,直指别有用心的媒体以及其背后那双看不见的手,值得每个人深思!
那么,到底是谁在篡改历史?
我们又该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“舆论战”?
吃国家饭,砸国家锅
熊向晖,著名红色特工,毛主席口中“一个人顶几个师”的传奇人物,也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官。
正所谓,虎父无犬女。
其女熊蕾是新华社特稿社副社长,长年战斗在新闻战线。
去年(2023年),这场“中国媒体现状检讨”研讨会来得太是时候。
如今的中国正处于舆论泛滥的快节奏时代,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。
一些媒体打着“普世价值”的名头,以美西方价值观为标准,吃自己国家的饭,砸自己国家的锅,传播有损国家利益的信息。
现象一:充当他国喉舌。
比如在2013年南海局势紧张之际,美国与十七国在南海搞“联合军演”。
说出来可能都令人难以置信。
当时竟有媒体,而且是中央一级媒体,将“军演”宣传为维护南海和亚太安全稳定的行动。
钓鱼岛争端爆发,2013年安倍晋三访问缅甸,有媒体竟报道日本此举,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发展。
美国出兵阿富汗期间,还有媒体报道华裔女孩参加阿富汗军事行动,得到高福利的事。
种种现象,很难让人不怀疑,这些媒体没拿一分钱的公关费。
现象二:向本国政府施压 。
比如2014年上海香港的股市联通试行,本是为了方便两地需求,却有国际传播媒体站在外国的角度,说这是为了 “挤压东盟市场”。
现象三: 盲目抹黑历史。
比如报道户籍制度改革时,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成为一些媒体口中“计划经济产物”“限制人口流动”“不许农村人口享受城市人口福利”的不合理制度。
诚然,或许从今天来看,该制度存在很多问题,可不代表着这个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起过进步作用。
1958年,正是新中国遭受封锁禁运、需要稳定劳动力发展农业的时候。
此制度就为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创造了条件。
以上例子还只是舆论的冰山一角,但看下来,却足以令人心惊。
从这些传播从业人员身上,完全看不到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、自豪感和归属感。
他们已经丧失了自信或自我,臣服于西方话语霸权之下。
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!
篡改历史
近年来,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抹黑党和社会主义,歪曲造谣历史的风潮,堪称国家毒瘤,影响极其恶劣。
这些媒体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党和领导人,否定二者的贡献。
甚至造谣抹黑泼脏水,完全篡改了历史。
把抗战胜利完全归功于国民党,就是其最典型的观点之一。
他们张口就胡说,八路军抗战一共就打死851个人、国民党正面战场多么牛等等。
“历史虚无主义”泛滥到这种程度,已经是赤裸裸篡改历史!
可令人痛心的是,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常识淡薄的人,还相信这些谣言。
正如熊蕾所驳斥的:如果国民党真是在积极抗日的话,我党根本不可能会吸引那么多的热血青年加入。
不仅如此,她还用自己的父亲来举例论证。
1940年,熊向晖曾接待过回国支持抗战的陈嘉庚等华侨。
当时,他们先来到国统区,看见水深火热的百姓,心都凉了一半,直到到了延安才有了信心。
眼见为实,支持我党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共代表着中国的希望。
更何况,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如果真是中流砥柱,那么为何丢了大半个中国?
我党又为何在敌占区地盘,越打越多?
因为我党打的是人民战争,抗日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。
狼牙山五壮士、地道战等等都是例子,就连国民党也认识到了这点。
1947年,熊向晖陪白崇禧和胡宗南去延安,路上塌方了就借宿到一户人家。
胡宗南晚上问白崇禧:“咱们和共产党斗,你觉得行吗?”
白崇禧就说:“国民党往上走,共产党往下走,上层人少,下层人多。”
这是明摆着的事实,就算你选择无视,它就是在那里,谁也别想篡改。
除此外,最令人愤怒的是,近年来网络上还有对毛主席的抹黑。
是谁挽救了中国共产党?是谁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?是谁实现了人人平等、男女平等?中国又是在谁的领导下打赢抗美援朝、搞出原子弹?
熊蕾反问:“我们有什么资格,有什么道理把毛主席贬低得一无是处?”
她说:“现在的‘历史虚无主义’打掉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”
如果我们再忽视舆论斗争的厉害,国家和民族迟早有一天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战而败。
这一点,历史上有太多血淋淋的教训!
而控制着一切舆论导向的,真的只是一些无知媒体?
我们很清楚,这背后是美西方发起的“舆论战”。
幕后黑手
美西方的“舆论战”有多可怕?举两个实例。
一个是苏联东欧的垮台,这就是西方学者口中的“西方价值观的胜利”。
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谁也不可否认,舆论攻心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正是这些国家领导人失去了共产主义信仰,社会主义政权自然不战而亡。
美国对苏联实施意识形态入侵从1950年就开始了。
那份《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》已经指出要挫败苏联,关键是用价值观改变苏联性质。
强烈的意识形态,一直是美国的鲜明标签。
凡是异于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,可能与其霸主地位抗衡的潜在力量,都会被当成威胁。
而美国消灭威胁的主要手段,不是粗暴的战争,就是意识形态入侵。
他们用四十年将美国的“自由民主”渗透到东欧社会的边边角角,最终戈尔巴乔夫这一代领导层无一幸免,自己背弃了红色信仰。
还有一个是美国对朝鲜战争的舆论宣传。
长久以来,朝鲜战争在美国都被称为一场“被遗忘的战争”。
因为,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,竟然输给了志愿军。
这是美国人都不愿再提起的回忆。
但是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,朝鲜战争又重新被美国记了起来。
只不过,主流媒体竟开始违背历史,睁眼说瞎话,宣扬这是一场“正义之战”,还特地建立了纪念碑。
此后,美国国内舆论就聚焦在,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牺牲、对朝鲜难民的救济以及黑人和女军人在战争中的贡献等等。
接受这些舆论长大的美国孩子,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套歪曲的爱国主义和对共产主义的憎恨。
在纪念朝鲜战争五十、六十周年时,美国还会隆重搞三年的纪念活动。
不得不承认,通过舆论宣传,美国已经逐渐改变了朝鲜战争在国人心中的性质,又无形灌输了一波价值观。
而几十年来,美国都非常重视这种“舆论战”的操作。
从乌克兰到中亚,“颜色革命”的背后,都有美国的影子。
只要发动战争,美国国防部都会亲自下场,用新闻稿引导舆论,得到民意支持。
中国战略学会有学者做过统计,美国独立以来发动的240场战争,全都获得了媒体支持,被冠以
“正义之名”。
反观我国,若占领舆论高地,就有人趁机钻空子。
有些公知竟然还在质疑抗美援朝有没有必要打,又以志愿军的巨大牺牲来质疑中国的胜利。
这场为中华民族赢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战争,还有人质疑歪曲?
这是美国“舆论战”得逞,却也是我们媒体的伤疤。
对此,我们应该如何挽救这种现象呢?
如何反击
有汉奸或许并不稀奇,抗战时期中国曾出了400万汉奸,其中有人为权贵,也有人被逼无奈。
但如今,汉奸们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,达到事半功倍的舆论声势,是非常值得警惕的。
事实上,如何反击“舆论战”,可以有很多思考。
除了惩治汉奸,提高媒体国家意识外,在熊蕾看来,和西方大国争夺话语权是重中之重。
难道我们要一直看着西方一边标榜自由民主人权,一边劣迹斑斑,却依然可以理直气壮颠倒黑白吗?
对此,熊蕾呼吁,丢掉我们与世无争的传统,奋起抗争才能争到话语权。
我国也应该大胆开麦,讲真话、说实话。
这不仅是官方、媒体的事,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事,民间的声音,有时甚至比官方更响亮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向自己的传统学习,重温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宣传动员、组织群众,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。
熊蕾多次强调,今天的中国把很多优良的革命传统丢了,自然而然,宣传工作也就流于口号。
这很值得我们去反思。
想要真正挫败对手的“舆论战”,就看我们自己的决心、智慧和行动。
参考资料
熊蕾.国家意识与国际传播[J].对外传播,2015,(03):32-33.
红色文化网《熊蕾:如何瓦解美国的全球舆论战图谋》
